□司馬童
  近日有媒體刊發獨家新聞《一場資助背後的冷暖人心》,講述了三輪車師傅老馮資助14歲女孩玲玲(化名)的故事,堅持4年的資助後,老馮與孩子首次見面,卻因孩子表現出的“冷漠”有些寒心隨後停止了資助。此事一經報道,被數百家網站紛紛轉載,並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10月17日《成都商報》)
  所謂網友的“激烈討論”,其焦點便在於受助4年的女孩玲玲該不該“冷漠”待人。網絡上儼然形成了一種“主流聲音”:絕大多數貧困生的心是孤僻、內向和焦慮的,作為捐助者,不應抱有“恩人”心態,而要善於考慮和顧及弱者的自尊需求……不過,縱然“輿情”如此,我還是認為,無視“捐助自願”是在奢談“體諒弱者”。
  一位本身經濟條件並不寬裕的殘疾人勞動者,4年來省吃儉用投身於結對幫困的愛心工程,這本身就比某些只會熱衷“坐而論道”者要強了許多。所以,不管以後老馮願不願盡己所能,為幫貧助困事業繼續施愛,至少他前面的舉動,已經證明瞭他曾身體力行和無私奉獻過。
  而誇誇其談於對弱者的理解與尊重,固然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卻總不能一廂情願地覺得,當捐助者感到心灰意冷的時候,這樣的“體諒觀”還會有多少現實意義。高談闊論於助人者莫以“恩人”自居,這自然千真萬確、毫無破綻,但問題是,愛心助困本身是一種道德善舉,捐與不捐、助或不助,從來就不應受到強制裹挾與約束,脫離了“捐助自願”的指手畫腳與說三道四,無非是一種消費愛心和善念的嘩眾取寵罷了。
  一個14歲女孩因對捐助者的“冷漠”而將失去援助,這雖然令人遺憾,但也不算什麼天大的“過錯”,更不應讓其背上“不懂人情”的思想包袱。從中再次促人深思的一點是,我們一度較為看好和推崇的結對資助模式,未必就是能夠充分保證“體諒弱者”的最好方式。按國外較為成熟的慈善理念,愛心人士通過社會慈善機構的委托幫困,或許更能讓受助者不必糾結於對行善者個人的如何“感恩戴德”,而更易於堅定其在走上社會後的“回饋報恩”。
  由此而論,與其爭論14歲女孩與三輪車師傅之間的孰是孰非、誰更有理,倒不如寄望於我們在慈善透明度和慈善公信力方面的革故鼎新、奮發有為。這樣的想法,看起來似乎有些偏離了本文議題,但細細思之,難道不是關鍵的“癥結”所在麽?
  司馬童  (原標題:無視“捐助自願”是在奢談“體諒弱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q16dqc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