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里,全世界的聖誕禮物都來自於聖誕老人的玩具工廠。現實生活中,全世界60%、中國超過90%的聖誕用品都來自義烏,包括聖誕老人背上那個讓孩子們盯緊的紅口袋。
  第一批加入招募行動的,就是義烏市聖誕用品協會。可這次送禮物的時間似乎選得不太恰當。
  “聖誕禮物袋通常是按訂單生產的,以出口為主。現在這個時間段早就已經不加工了。”義烏市聖誕用品協會副會長蔡勤亮說,這些聖誕產品一個多月前就基本下架了。怎麼辦?蔡勤亮給了兩個建議:一是到庫存市場和喜慶用品市場去找找,可能還有希望;另一個就是找企業定做。
  義烏市庫存行業協會的榮譽會長何國芳拿著協會通訊錄挨個地打電話找貨源,但得到的回答都是沒有。何國芳不甘心,第二天又跑到五愛庫存專業街挨家挨戶找,終於在一家收購聖誕用品的庫存商行發現了一批聖誕襪,一口氣就要了1000只,“這是能找到尺碼最大的聖誕襪,可以裝下一盒餅干,先寄過來。”
  可襪子太小了,大件禮物裝不下。
  有人說,禮物送到就行,不在乎形式。可陳彩娟反對。
  陳彩娟是義烏小惡魔慈善聯盟的負責人,也是江東街道貝知幼兒園的園長。每天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她非常瞭解孩子們的心理。“孩子的感知是直觀的,既然是送給孩子們的聖誕禮物,就不能隨便包裝,否則孩子們會失望的。”
  的確,我們發起活動的初衷,不是單純地送一盒餅干或一盒鉛筆。我們更想送他們一點夢幻色彩,送他們一點想象空間。所以,形式感是必須的。
  “既然整個市場都找不到,那我們就自己做。”陳彩娟一錘定音。
  幾位熱心公益的幼兒園老師一致支持。趁著周末放假,大家採購了原料,當過裁縫的餘純老師則聯繫了一家服裝廠。“服裝廠專門為我們空出兩台縫紉機,老闆娘和8歲的女兒也幫著一起裁剪。”已經10多年沒拿過剪刀的餘純說,不知道哪些孩子會收到禮物,“我這也算是和他們的緣分了”。
  於是,在公益活動正式啟動之前,義烏的幾位“聖誕姐姐”已經一針一線地縫製了200多只不同大小、不同圖案的聖誕袋子,第一時間送到報社。
  “我們的袋子縫得大大的,希望,能裝下多多的禮物,請大家不要手軟啊!”陳彩娟歡樂地說。
  本報記者 龔望平 文/攝
  (原標題:縫一個大大的紅布袋希望裝下你們想要的全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q16dqc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